花果山碑刻拓片
①清康熙四十一年,重修花果山三祖殿碑记:“宜阳名胜惟花山为最,余屡期未至,仅闻真人语已。想见其大概,其山之巉(chán)严郁郁,截然高秀,前人志之祥矣。登斯山则有心旷神怡,名利两忘,其乐洋洋者。欤噫嘻真所谓齐天圣人托际处也。每岁士女进香者不绝如缕。
②乾隆十五年九月重修西佛殿碑记:“闻之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宜邑西南百里许有花果山,即女几山也。昔有神女遗几,故名之。后因山多奇花佳果,又名之曰:“花果山”。且晋时有玄晏先生与张轨隐此,厥山可云名山乎!余于岁在甲子游览于上,见其群峰拱绕,中有灵祠,人或谓孙大圣之祠也。(这里介绍一下曾隐居花果山的两位名人:玄晏即皇甫谧,晋代著名医学家、史学家,针灸学鼻祖;张轨是皇甫谧的同乡好友,二人都曾在花果山隐居。他是晋时镇西大将军,曾任凉州刺史,在位其间军功显赫,政绩卓著,死后被追封为“武王”。现在花果山还留有张轨隐居遗址。)
③乾隆十六年三月大清国河南府宜阳县花果山重修西佛圣殿碑记:“昔者混沌初分,无天无地,……这里讲的是无极、太极、动静、阴阳、五行之说。后边的碑文主要说“老祖身居汉地,所生姓孙名空号,乃混元古佛齐天大圣化身……水莲洞修身养性,悟道修行,得与口诀金木水火土……永结不坏,万世不磨,真乃风景胜地,天地化育,万善同皈……。”
④道光八年建修齐天大圣木暖阁序碑记:“盖花果名山中州福地,实齐天大圣之所从出也,神通显于上古,归真原自唐代,驱邪卫正至今犹显赫耳。四方士女感其灵应,每岁朝拜。
⑤同治五年重修三清殿碑记:“是殿之建由来已久,补葺(qì)者不知历几世矣。至咸丰年间,墙壁颓败,神像剥落,不堪寓目。适有永邑善士李君目击,心恻慨欲更新,知会渑邑张君同心协力,各方募化,得金若干,交于主持刘公,撤去原址,重为改观。先是三清三尊正神,今又塑老君一位居中,旁列元始天尊、通天教主,化奇为偶,取六合同春之意,极其壮丽。自同治元年谋始,阅两年而功竣……”。
⑥光绪二十八年创修重修悟祖圣殿碑记:“宜邑西南隅,离治百里许,东连岳山,西接梅鹿,南临嵩邑之疆域,北依洛水之深流,其间两岗鳄列,卫乎左右,百木叢(cōng)郁,映带前后。巍巍乎层峦而峭立者,花果山也。每岁重阳节,朝临进香多会于此,则见有悟祖神圣显灵不已,人之获福无数……。